中餐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融合,具有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特征。王宜介紹,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中餐也成為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形象的生動載體。我們也在不斷提升中餐的國際地位,擴大中餐的世界影響,推動中餐的創新發展,加強世界各國國家和地區餐飲業的交流與合作。很多海外中餐企業也成為了民間交流的新使者,但他們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如急需獲得有關當地法律法規、飲食風俗、商務環境的知識培訓。
中國飲食文化具有非凡魅力和能量,在中國飲食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王宜建議,開展“國際中餐日”活動,一方面有利于凝心聚力、提振人心,激勵海內外中餐從業者奮發圖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從而促進中餐業高質量發展。“國際中餐日”活動要以國內為主、國際為輔,從中餐傳播較早、發展基礎較好的國家和地區率先開始活動,逐年擴大參與面。同時,舉辦中餐烹飪比賽、中餐文化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餐非遺美食展演、商貿展會、美食品鑒等活動,作為“國際中餐日”的落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