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o08ra"><sup id="o08ra"><sub id="o08ra"></sub></sup></dfn>

  • <dfn id="o08ra"><sup id="o08ra"><sub id="o08ra"></sub></sup></dfn>

  • <strike id="o08ra"></strike>
  • <pre id="o08ra"></pre>
  • 2023義博會
    排名推廣
    會員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貿資訊 » 行業資訊 » 家居資訊 » 正文

    汪林朋:家居行業迎來三大機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3-03  來源:新浪網  瀏覽次數:7241
    核心提示:2022年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住建部定調2022年樓市,2022年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
     2022年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

      住建部定調2022年樓市,2022年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加強預期引導,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這顯然是利好的一面。”在汪朋林看來,房地產行業將走出谷底、步入平穩健康發展新階段。

      調控政策仍堅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穩”是主基調。房地產行業仍將發揮重要的穩定器作用。城市發展已經從過去增量建設進入到存量的提質改造和增量的結構調整并重的階段,這兩個并重的階段將在穩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此次會議有利于穩定房地產企業、上下游供應商預期,進一步穩定購房者預期。”汪林朋坦言。

      作為家居行業上游產業,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家居行業的走向。“房地產政策調整的背后,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維護剛需的利益,再次強調‘房住不炒’,也是為了讓地產行業重回健康發展的道路,同時也有利于下游產業的持續發展,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家居行業。”在汪林朋的眼中,此次地產政策落錘,對家居行業有著積極的影響。

      隨著新政策的落地,未來房價走勢預期將保持平穩,只要這個趨勢繼續保持下去,消費者的購房壓力也會逐步下降,這樣后期的家居消費投入也會隨之增加。

      盡管如此,2022年的家居行業仍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疫情的變化、中美博弈進一步加劇等,裹挾著危與機掀起一波又一波變革浪潮。國內消費需求有可能因此繼續收縮,市場預期也可能進一步減弱,家居行業將真正進入存量競爭、也就是“你死我活”的殘酷淘汰競爭階段。在行業隨著時代及消費群體不斷更新升級的當下,各種趨勢的展露都牽動著家居人的心。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與禍如此,危和機亦然。2022年的家居行業會有什么新變化?企業怎樣才能活下去?

      家居龍頭居然之家(000785.SZ)的動作,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董事長兼CEO汪林朋的對行業大事的見解,也成了多個企業破解問題的“風向標”。而在去年,汪林朋又有了另一重身份,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首任輪值會長,對整個行業的剖析更加透徹。

      “2022年將是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一年。”汪林朋坦言。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便是機。

      面對如此行業形勢,汪林朋指出了三大機會。

      一是市場向行業頭部企業集中的機會。存量市場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頭部企業得益于在產品、服務、知名度和美譽度等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擠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行業品牌將不斷減少,市場和行業資源將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近幾年家居行業生產品牌和流通品牌的不斷減少,就是這一客觀規律的現實體現。”

     二是大家居與大消費跨界融合的機會。與傳統商業時代以產品品類劃分業態的模式不同,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輕體驗、輕服務型業態很難觸達到消費者,流量抓手缺失;另一方面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運用促使重體驗、重服務型企業可以建立更為精細的顧客畫像,精準判別顧客需求和消費偏好,更及時、更精準的為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行業壁壘被打破,跨界融合成為商業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

     三是數字化轉型的機會。“如果說2020年是家居行業的數字化元年,那么2022年則可能是決定數字化轉型是否成功的關鍵一年。”汪林朋坦言。

      雖然目前幾乎所有的傳統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但并非所有企業都能成功。成功與否一是取決于企業對數字化的認識和決心,二是取決于能否創造數字化人才的成長環境以及持續不斷進行資金投入。

      多年來,“有質量的理性增長”成為汪林朋的經營哲學。做企業,最難的是保持清醒,更難的是有長期遠見。大格局、超視野釋放巨能量,如其所言,“低頭趕路,也別忘了抬頭看天。”

     
    中貿網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貿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或刪除的,請聯系:05798-5200191
     
    [ 中貿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中貿資訊
    點擊排行